汽车维修技师培训复习简答题
在汽车维修技师的考试中,简答题占的分值比较高,就简答和论述这样的题总分能占到50-60分,所以河南凌云汽修学校技师培训复习要求所有的参考学员都要认真对待简答题,确保每一位学员的顺利过关!
1、怎样对线性输出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
答:①拆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连接插头,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脚与搭铁端脚之间的电阻,同时连接且缓慢地改变节气门的开度,所得电阻应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大而连续增大,且中间没有突变现象发生。
②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的怠速触点(IDL)信号端脚与搭铁端脚之间的电阻,节气门关闭时,电阻为0欧姆,节气门从打开微小的一个开度一直到全开,电阻应为无穷大。
2、怎样检测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信号电压?
答:①拆下空气流量计,把蓄电池电压施加于流量计端子电源与搭铁之间,然后测量输出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其标准值约为1.1~1.2V之间。
②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进气口吹风,此时,测量输出端与搭铁之间的信号电压,其电压为2.4V。
3、怎样利用测电阻的方法判断温度传感器好坏?
答:将进气温度传感器置于加热的水中,对负温度系数的传感器,用万用表检测其电阻值,若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则传感器是好的。若无变化则说明该进气温度传感器已损坏。
4、如何用汽车示波器检测霍尔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
答:发动机运转时,用汽车示波器测量霍尔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搭铁端之间的信号波形,示波器上的波形应为锯齿方波,幅值在0~5V之间。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只是波形频率增加,而幅值没有变化,这是符合标准的。
5、如何用万用表检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信号
答:启动发动机并运转到正常温度,然后使发动机以2500rpm的转速2min以上,并保持该转速,此时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搭铁之间的信号电压,读数应在0.1~0.9V范围内不断变化,信号电压在0.45V上下不断变化的次数,10s内应不少于8次,否则氧传感器工作不正常。
6.说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组成: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是由白金热线、冷线、精密电阻、电桥电阻四个热敏电阻组成电桥及取样管等所组成;
(2)工作原理是:在空气通路中放置一发热的白金热线,由于热量被空气吸收,发热体本身降温,流通的空气量愈多,发热体温度降低愈快。正是利用发热体与空气之间的这种热传递现象来进行空气流量测量的。汽车计算机根据进气温度和进气量的大小,改变供给发热体的电流,保持吸入空气的温度与发热体一定的温度差,并通过测定发热体电流的大小感知空气的流量(质量流量)。
7.爆震传感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作用:爆震传感器用于检查发动机有无爆震现象,并将信号输入组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点火提前角,抑制爆震发生。
(2)工作原理: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直接感受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发动机工作时,压电元件受到拉、压的作用,便产生交变的电压信号。当发动机机体的振动频率与压电元件固有的频率相同时,将产生共振,此时产生的电压信号幅值迅速增加。计算机检测到爆震信号之后,立即推迟点火时刻,以消除爆震。爆震消除后,控制系统又恢复原来的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8.简答磁脉冲式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组成:磁脉冲式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由带有齿轮的转子和带感应线圈的信号发生器组成。
(2)工作原理:其信号的产生均是利用带有齿轮的转子旋转时,使信号发生器感应线圈内的磁通变化,从而在感应线圈上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信号。
9.简答光电式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组成:光电式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是由两个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和两个光敏二极管PD、转盘和控制电路组成。
(2)工作原理:ECU的稳压电路给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输入5V或12V的电压,照穿光敏二极管起开关作用,其光束就是基极电路。转盘在其间旋转,光孔产生透光和遮光的交替变化,透光时PD管导通,遮光时截止。PD管产生的脉冲电压向ECU点火电路和喷油电路输送SP和IGT/NE脉冲电信号。
10.氧传感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作用:用来检测排气中氧的含量,并向计算机输入空燃比的反馈信号,进行喷油量的闭环控制,使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范围。
(2)工作原理: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内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根据氧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电脑按照尽可能接近14.7:1的最佳空燃比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
1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组成: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2)工作原理:电控单元首先由数模转换器读取进气歧管的真空度(或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蓄电池电压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与存储器中已存有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在各种状态下发动机所需要的最佳油量和点火提前角。预先储存在存储器中的信息经发动机优化数据并经实验获取。在各种参数中,进气管真空度是主参数,由该参数确定在各种工况下的基本燃油供给和基本的点火提前角。其它参数,如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及蓄电池电压等对基本参数起修正作用。另外,还有一些与发动机运行时间有关的修正数据(如暖机修正),电控单元可以记住从启动至暖机的时间,然后根据暖机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对燃油和点火控制的修正。
12.计算机控制点火系与普通电子点火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计算机控制点火系与电子点火系的主要区别:(1)是从分电器上取消了机械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机构和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机构;(2)分电器的惟一用途,是产生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的开关信号及把二次绕组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上;(3)点火提前角度,由计算机控制;(4)在某些计算机控制点火系中,采用了曲轴位置传感器而取消了分电器的一次电路开关作用,分电器惟一的作用是将二次绕组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上。
13.简答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过程。
(1)在常规制动过程,防抱死制动系统不工作;(2)在减压制动过程,当车轮转速成传感器向计算机输入车轮有抱死危险信号电压时,液压调节器使制动压力降低;(3)保持压力制动过程,计算机接收到车速抱死信号后,给液压调节器发出指令“保持压力”;(4)增压制动过程,若“保持压力”指令发出后,仍有车轮抱死信号,计算机发出“降低压力”指令,若压力降低后车速太快,计算机便会增压制动系统的压力。
14、如何检测压电式爆震传感器是否良好?
答:点火开关处在“ON”位置,不起动发动机,用汽车示波器测量传感器输出端与搭铁之间的信号波形,然后用金属物敲击爆震传感器附近的缸体,在敲击发动机缸体后,示波器应显示一突度波形,敲击越大,幅值也越大,说明传感器良好。如果示波器显示一条直线,说明爆震传感器没有信号输出,可能是导线有断路或传感器损坏。
15、如何用万用表对应变仪式进气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
答:点火开关打到“ON”位置,发动机不运转,拆下真空软管,接上手动真空泵。用万用表测量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搭铁之间的信号电压,随着真空度的不断增大,所测得的信号电压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且没有突变现象发生。
16、怎样利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判断氧传感器的使用性能好坏?
答:从发动机排气管上拆下氧传感器,观察传感器通废气侧的颜色。
①淡灰色顶尖,这是氧传感器的正常颜色。
②白色顶尖,由硅污染造成的,氧传感器失效。
③棕色顶尖,由于铅污染所致,氧传感器铅中毒失效。
④黑色顶尖,由积碳造成,在排除发动机积碳故障后,一般可自动消除氧传感器上的积碳。
15、怎样就车检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电压?
答:打开点火开关,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水温传感器信号输出端THW与搭铁端E2之间的信号电压,应与估计发动机温度对应的信号电压相同。将温度计贴紧放置在水箱旁,起动发动机(冷车)后检测不同水温下的信号电压,应符合规定要求。
16、若电磁式 车轮速度传感器有故障,应进行哪些检查?
答:检查传感头是否脏污;检测传感头与齿圈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规定;检测齿圈是否有缺损;检查电磁线圈的阻值是否符合标准。
17、怎样用汽车示波器对电磁式轮速传感器进行检测?
答:拆下轮速传感器的连接插头,将车辆架起,转动车轮,用汽车示波器测量传感器两插脚之间的信号波形。车轮转速越快,信号波形的频率越快,幅值越大,这说明轮速传感器性能良好。
18. 简答电控发动机对喷油量的控制原理。
喷射方式有:同步喷射和异步喷射(1)同步喷射:喷油量=基本喷油量+修正喷油量① 启动工况:基本喷油量由水温信号决定修正喷油量由进气温度和蓄电池电压决定② 启动后工况:基本喷油量由转速和进气量信号决定修正喷油量按不同工况由水温、转速、节气门开度、氧传感器等信号决定(2)异步喷射:在启动和加速工况,在同步喷射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喷油量。
19、怎样对车速传感器进行检测?
答:①拆下车速传感器连接插头,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传感器两根引线的电阻值,应符合标准要求。②转动变速器的输出轴,用汽车示波器检测车速传感器两引线间的信号电压波形,呈交流电的波形,且波形的幅值与频率随输出轴转速的加快而增大,这表明传感器性能良好。
20.自动变速器操纵系统所采用的油泵种类与内齿轮泵的工作原理。(1)种类:主要有齿轮泵、摆线转子泵和叶片泵三种。(2)工作原理:油泵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齿圈一起转动,在吸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的脱离啮合,其容种是一个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因面产生吸力,将油由进油口吸入。随着齿轮的转动,吸油腔内的油通过齿隙被带到压油腔,由于压油腔内齿轮不断的进入啮合,其容积不断地由大到小变化,因此,使液压油从出口以一定的压力排出。
21.简答自动变速器制动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带式制动器)?答:(1)作用:在自动变速器中,制动器起制约束作用,它使行星齿轮中某一元件与变速器壳体相连,使该元件约束制动而固定,达到改变传动比的目的。(2)工作原理:带式制动器由制动鼓、制动带、液压缸和调整机构组成。制动器工作时制动鼓与需要被制动的某行星齿轮构件相连,制动带则与变速器壳体相连。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活塞工作腔时,活塞被推动,通过推杆使制动带将制动鼓抱紧,实现对行星齿轮某一构件的制动。当活塞工作腔液压油释放时,活塞在回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位,制动带放松,行星齿轮某构件制动被解除。
22.自动变速器打滑的主要原因?答:(1)液压油油面过低;(2)离合器或制动器磨擦片、制动带磨损严重或烧焦;(3)液压油油面过高,运行中被行星齿轮剧烈搅动后产生大量气泡;(4)油泵磨损或油路泄漏,造成油压过低;(5)离合器或制动器活塞密封圈损坏,导致漏油;(6)蓄压器活塞密封圈损坏漏油。
23.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有哪些主要注意事项。
答:(1)在接通点火开关以后,不能断开工作电压为12V的电器装置;(2)在汽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事先切断计算机系统的电源;(3)在检测故障中除特殊说明外,不能用普通指针型欧姆表测试计算机及传感器;(4)应可靠地连接计算机线束接头;(5)一般不要用测试灯去测试和计算机相连的电器装置。
24、自动变速器中的制动器起什么作用?打滑的原因是什么?
答:制动器是用来固定行星齿轮系统中的太阳轮、行星齿轮架或内齿圈,与其它换挡执行器构成不同的传动组合,获得不同的档位。
打滑的原因:主油路油压过低,油量不足;油路有泄漏;油质差;油泵、调压阀有故障;装配有问题;摩擦片磨损过甚等。
25、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怠速过高、过低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过高:换挡时会出现冲击和振动;在D、R档不踩加速踏板车辆爬行(对在功率发动机有点轻微爬行是正常的)。
过低:换档杆从N、P位拨到R、D、2、1等档位时,轻者车身发生振动,重者发动机会熄火。
26、自动变速器油面过高、过低有什么危害?
答:油面过高:工作液从加油管或通风管溢出,严重时导致机罩内起火;阀体内排泄孔堵塞,排油不畅,阻碍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正常分离,引起换挡不平稳。
油面过低:油泵会吸进空气,液压控制系统压力过低,造成离合器、制动器打滑;换挡冲击;行星齿轮系统润滑不良。
27、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正确进行失速试验?
答:目的是:检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扭器性能的好坏、变速器的离合器及制动器的打滑情况。
试验方法:
(1)用三角木抵住前后车轮;
(2)踩下行车制动器、拉紧驻车制动器;
(3)将变速杆置于D或R位,发动机怠速运转;
(4)将加速踏板一脚踩到底,读出发动机转速,即为失速转速。
注意:试验时间不超过5秒,次数不多于3次,以免变速器油温过高。
28、自动变速器的油泵有何作用?
答:油泵的作用是向变扭器、液压操纵机构、行星齿轮机构、散热器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工作液,从而完成传扭、控制、润滑、降温等任务。
29、自动变速器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一定要在汽车停稳后,才能将操纵手柄挂入或者退出P位和R位,否则会损坏自动变速器的停车锁止机构及其内部的齿轮和摩擦片等零件。
2)汽车正常行驶时,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不要将操纵手柄在OD位、D位、2位和L位之间来回移动。特别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禁止将操纵手柄从OD位移入D位,2位和L位,否则会严重损坏自动变速器。
3)当汽车还没有完全停稳时,不可以把操纵手柄从前进挡换入倒档,也不可以把操纵手柄从倒档换入前进挡,否则会损坏自动变速器里面的离合器和制动器。
4)要注意按标准调整好发动机怠速,怠速太高和太低都会影响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效果。怠速太高,会使汽车在挂挡时产生强烈的窜动;怠速太低,有时挂挡会熄火,当在坡道上起步时,如果松开手制动后没有及时加油门,汽车会溜坡。
5)挂上档,松开手制动后不要急于加油门,如果松开手制动后,在没有加油门的情况下,汽车没有移动的话,赶快去检查一下变速器油,大多数原因是变速器油缺了,加够油后应该没问题了,如果还是这样的问题,那尽快到修理厂去检查,可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
30、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正确进行时滞试验?
答: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挡杆从空挡拨至前进挡或倒档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茨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挡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个轻微的震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迟滞时间。时滞试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变速器时滞试验步骤如下:
1)行驶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拉紧手制动。
3)将选挡杆分别置于“N”位和“D”,检查其怠速,“D”位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约低50r/min),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挡杆从“N”位拨至“D”位,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挡杆开始到感觉汽车震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挡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
6)共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7)按上述方法,将选挡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大部分自动变速器N-D迟滞时间小于1.0-1.2s,N-R迟滞时间小于1.2-1.5s。若N-D迟滞时间过长,说明主油路油压过低、前进离合器磨损过甚或超速排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若N-R迟滞时间过长,说明倒档油路油压过低、倒档离合器或倒档制动器磨损过甚、超速排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31、变速器过热应检查哪些项目?
答:应检查:
1)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油的品质;
2)主油路油压;
3)各换挡阀的工作情况;
4)各档离合器、制动器的技术状况;
5)油泵的泵油能力是否下降;
6)控制油道是否有泄漏,造成升档困难,低档工作时间太长,离合器、制动器有打滑现象;
7)变扭器的传递效率是否下降;
8)行星齿轮机构润滑不良或有部分轴承、垫片损坏。
32、升档点过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如下:
1)速控油压建立太慢;
2)主调节阀调节油压较低;
3)节气门控制油压偏高;
4)换档阀运动阻力大。
33、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改善换档品质有哪些控制方法?
答:1)采用单向节流阀来控制通往换档执行元件液压油的流量;
2)采用蓄压器使换档执行元件油压相对稳定,减少油压波动;
3)采用顺序阀控制双活塞换档执行元件的活塞动作顺序;
4)采用主调压阀使主油路油压相对稳定;
5)通过延迟发动机的点火时间或减少喷油量,暂时减少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以减少换档冲击和输出轴的扭矩波动;
6)在选档手柄由P、N档位置换至D或R档位置,或相反地由D或R档位置换至P、N档位置时,通过调整发动机的喷油,将发动机的转速变化减少至最小程度,以改善换档感觉。
34、汽车修理中哪些主要零件与组合件需进行平衡试验?
答:汽车零件、组合件平衡检验分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
1)静平衡的主要部件有:飞轮、离合器片组合件、离合器总成、制动毂组合件;
2) 动平衡的主要部件有:曲轴、曲轴带飞轮和离合器组合件、传动轴组合件,带轮胎的车轮组合件。
35、汽车在维修中,对无修理尺寸气缸(薄型缸套)磨损的检验的技术要求。
答:1)气缸磨损的检验内容有二项:一是外观检查,检查气缸的机械损伤,表面质量、化学腐蚀程度。二是用内径量缸表检测气缸的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和最大磨损量。其中一项到极限值时,必须更换缸套修理。
3)使用极限技术:①圆度误差达到0.05~0.063mm;②圆柱度误差达到0.175~0.250mm;③最大磨损量达到0.40mm。
36、汽车进气管真空度的测试有何目的?
答:进气管真空度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故障,如气缸是否漏气或活塞环等工作是否正常。作为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其进气过程是间歇的,这必然引起进气压力的脉动,进气歧管真空波形中隐含着丰富的与进排气有关机构的性能信息,如配气机构、气阀与活塞环的密封等元件的参数变化都反映到进气歧管波形上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分析这一波形的办法,对这些本应该将发动机拆卸才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不解体的检测,以及对点火时间等故障的诊断提供帮助。
- 上一篇:汽车维修技师培训考试知识题库
- 下一篇:汽车维修技师培训复习综合简答题